展會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營銷方式,企業參展的目的顯而易見,打開市場,擴大影響力,展示品牌,提升行業中名氣,了解行業發展趨勢與規律,確立發展方向與戰略等等,但是參展商參展的需求和企業之間的關系。
1、參展需求與企業規模的關系
綜合不同規模的參展商數量和行百分比來判斷,員工數量在100-499名的企業及員工數量在10-49名的企業參展需求最強烈;員工數量為1-9名的小企業及員工數量為1000名員工以上的大型企業參展需求較弱(這說明中小型企業參展需求最強烈,明顯高于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原因有兩個,一則小型企業實力有限,不僅費用比較敏感,而且無法體現參展優勢。二則大型企業已經建立了比較穩固的市場地位,只會選擇參加大型的品牌展,其數量需求不大。
2、參展需求與企業開辦時間的關系
綜合不同開辦時間的參展商數量和行百分比來判斷,參展需求最強烈的是開辦時間6-10年的企業,其次是開辦時間11-20年的企業(這表明處于提升發展階段的企業參展需求明顯高于處于成長初始階段或成熟穩定階段的企業)。這其中的原因一則處于成熟穩定階段的企業其市場形象、市場占有率已經比較穩固,企業參展需求相對較弱;二則處于創業或生存階段的企業參展需求較弱的原因與企業實力、產品線、企業文化等方面有關。
3、參展需求與企業經營性質的關系
從不同經營性質的參展商數量和行百分比來看,制造商是產業型展覽會的主體,他們參展需求非常旺盛。而代理商需求較弱的原因一則他們是專業銷售公司,人員銷售是最主要的營銷手段,二則代理商通常規模較小,對費用比較敏感。
參展商參展需求的行為特征對主辦方有效招展提供了一些啟示。企業參展需求較大是主辦方組織參展商的重要基礎,特別要針對中小型企業具有較高的參展需求、針對開辦時間處于提升發展階段的企業具有較高的參展需求、針對制造商具有較高的參展需求采取有針對性地有效組織方式。
文章來源:《參展商參展需求行為特征》,作者:羅秋菊,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參展對于發展型企業來說非常有效,畢竟通過展會打開市場和知名度,還可以獲得部分潛在客戶,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業能夠獲得好的展位地理位置和足夠大的面面積展示,小企業也不能花太多的成本在這個上面,但是又必須參加展會,那么小企業如何在成本上控制更好地有效的參加展會。以下幾點可以供小企業參展商考慮。
參加展會是企業拓展營銷的一種方式,而展臺設計搭建直接影響著參展效果,很多企業希望在展會上自己的展臺能夠吸引人,所以在展臺設計公司挑選上也格外重視,而展臺設計效果好不好,只有專業的展臺設計+施工公司才能設計出吸引人的展臺,本文就展臺開放式設計進行討論,不同的設計出來的效果不一樣,而開放式展臺在展示效果上大大比一般的形式要好很多,企業根據自身需要來選擇是否開放式設計展臺。
疫情階段,很多展會延期或關閉,也有很多參展商報名參展,但大多因為疫情而停止。但也有城市疫情持續穩定發展,疫情也讓經濟實力放緩。很多企業省了錢,但是展會省不了錢,就想在展位設計和施工上省錢,那么如何做好經濟型的展位設計呢?
展覽展示,是通過展覽設計加以呈現的藝術實體形式,它依賴視覺傳達實體化,色彩設計是視覺傳達表現方式之一,它是對于一個展覽是否美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展版色調和燈光以及環境裝修都要做到視覺舒緩。色彩的象征在展會設計中也比較重要,這里我們要普及一下這個知識點:
對于企業參展而言,展會設計出不出彩,直接影響參展夏鷗共,一般在參觀展會,只有“6秒”甚至更短的時間讓過往的參觀者停下腳步。所以參展商必須要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給新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展位的軟裝也同樣不可忽視。
當企業決定參加展會時,最迫切的問題往往是:“搭建一個展臺到底要花多少錢?”答案從每平方米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差異之大常令參展商困惑不已。
疫情三年來,很多展會延期甚至取消,對展會的收入規模及利潤產生一定影響,企業也被迫壓抑了很多參展需求,大部分行業人士表示,企業可以忍住一兩年不參展,但是三年絕對不行了,三年不參展,等于將市場拱手讓人,還好在2022年年底隨著國家有關疫情政策的調整,國內各地的展會都有希望逐漸正式開展起來。
會展中心作為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不僅關乎空間功能的實現,更承載著推動區域經濟、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提升的多重使命。一個成功的會展中心設計,必須從戰略高度出發,結合城市定位、市場需求和未來趨勢,打造出兼具實用性與前瞻性的標志性建筑。
很多參展商去國外參展,看到國外很多展位設計都采用吊頂吊點設計,展臺看起來非常大氣時尚,吊頂在國內也是允許的。不過吊頂的成本一般比其他沒有吊頂的貴一點。吊頂時要注意選材,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國內設計吊點只允許使用輕質材料進行吊裝,必須懸掛。很多人不了解為什么有些展臺設計會加入吊頂吊點的設計,本文簡單了解下: